妙德庵

 
五台山妙德庵位于北台南麓紫霞谷,在台怀镇北8公里处,北有龙门,下有留云石,“云出为雨,云入为霁”,为五台山一大奇观。门侧有金沙泉,清冽甘甜,汲之不竭,为清水河源头之一。妙德庵紧临北台有名的龙山掌,东面隔河与宝华寺相望,北上2公里是闻名的文殊圣迹澡浴城,西南不远处还有妙德庵五百比丘尼圣僧塔、佛手石、憨山大师打坐石,是一个人文景观交汇、颇具深山古韵的游览胜地(现为尼庵)。
妙德庵相传在北魏时就有寺庙建筑,史料记载的是在明代建寺。万历三年(1575年)的正月,一代名僧憨山大师相偕妙峰祖师同抵五台山,塔院寺主持大方为其“卜居北台龙门,三月三日于雪堆中,拨出老屋数椽以居之”,名曰妙德庵,为五台山“最幽峻处”。妙德庵是憨山大师的禅悟之处,也是他刺血和金、妙峰大师刺舌血和墨写《华严经》处,莲池大师于万历四年(1579年)也来此居住数日,三位高僧日夜切磋佛法,登顶观看佛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紫柏大师于万历十七年(1589)在此开刻《嘉兴藏》。李太后曾舍钱重建,万历皇帝亲题门额,成为当时五台山的最大常处之一。明版本的五台册全图描绘了360座寺庙,妙德庵是当时的最大处,占地面积达40余亩,山门庄严,殿宇恢弘。据说当时的妙德庵,殿堂庄严宏大,香火十分兴盛。从万历年间留存下来的“皇帝万岁”石碑看,说明万历皇朝对妙德庵确实恩宠优渥。
妙德庵的古刹旧貌,今人记忆犹新。清朝时康、乾两帝多次朝台,妙德庵是他们的必到之处。康熙曾赐匾云:“香阁慈云”、“松风水月”。乾隆皇帝则题联云:“月至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缘空”,均证实了妙德庵在明清之际,是一处不同寻常的道场。迄今保存完成的书有“龙门”字样的龙门奇石,史料载为著名高僧顺安和尚亲题,妙峰法师刺指血所书,此石近几年已由台怀镇镇政府从妙德庵运至五爷庙前八角亭,作为台怀镇的自然景观供大家赏析。妙德庵三尊明代脱砂佛像(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也运至万佛阁(今五爷庙后殿中)供十方信士顶礼合十。

【现任住持】圣慧法师,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笃信佛教,在离村不远处有一座寺庙,家中常常来往出家人,圣慧法师也经常去庙里,十七岁时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1983年,圣慧法师在二十岁时,到沈阳般若寺,在沈阳佛教会长逝波法师座下出家,终于实现愿望。1985年,法师二十三岁时在长春般若寺授具戒。当时听两位师父说五台山上通下愿老法师那儿很好,便与其他两位同样刚授戒者(乘会法师、思智法师)约好到五台山,但由于机缘不成熟,未能如愿。圣慧法师便留在北京通教寺七年(当时通教寺有宗教局办的佛学院)。
1991年,如瑞法师和妙音法师来到通教寺,圣慧法师和两位师父约好,于1992年春天,来到五台山普寿寺,在如瑞法师座下共十四年,专学戒律。
2005年,在如瑞法师于太原妙吉祥寺办的大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因缘来到妙德庵做住持。

地址: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妙德庵
邮编:035515
电话:0350-6545519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五台圣镜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wutai@wutaishanfo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