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1546年11月5日-1623年1月15日),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全椒(安徽)人。
明中叶,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个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名僧辈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国重新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云栖(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此后,憨山云游各地,名声也越来越大,万历元年(1573),他来到五台山,因喜爱五台山的憨山神奇秀丽,便以此为号。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经》十五部送给天下名山寺庙,太后将其中一部送给正在东海牢山(青岛崂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请憨山主持。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庙宇获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他在广东继续弘扬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为当时人们所赞同。憨山在粤五年,竟名满大江南北。
随后,憨山获准回牢山海印寺,著有《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等十余种,涉及佛、道、儒三教,其门徒还汇篇了《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憨山于天启三年(1623)圆寂,享年七十八岁。
憨山大师年谱: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年),予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11月5日)。己丑时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予周岁。风疾作。几死。母祷大士。遂许舍出家。寄名于邑之长寿寺。遂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予三岁常独坐。不喜与儿戏。祖父常谓曰。此儿如木椿。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岁。叔父锺爱之。父母送予入社学。一日叔父死。停于床。予归。母绐之曰。汝叔睡。可呼起。乃呼数声。婶母感痛。乃哭曰。天耶。那里去也。予愕然疑之。问母曰。叔身在此。又往何处耶。母曰汝叔死矣。予曰。死向甚么处去。遂切疑之。未几。次婶母举一子。母往视。予随之。见婴儿如许大。乃问母曰。此儿从何得入婶母腹中耶。母拍一掌云。痴子。你从何入你娘腹中耶。又切疑之。由是死去生来之疑。不能解于怀矣。
三十二年癸丑,予八岁读书。寄食于隔村之亲家。母诫不许回。但经月。归一次。一日囘。恋母不肯去。母怒鞭之。赶于河边。不肯登舟。母怒。提顶髻抛于河中。不顾而回。于时祖母见之。急呼救起。送至家。母曰。此不才儿。不渰杀留之何为。又打逐。略无留念。予是时。私谓母心狠。自是不思家。母常隔河流泪。祖母骂之。母曰。固当绝其爱。乃能读书耳。
三十三年甲寅,予九岁。读书于寺中。闻僧念观音经。能救世间苦。心大喜。因问僧求其本。潜读之。即能诵。母奉观音大士。每烧香礼拜。予必随之。一日谓母曰。观音菩萨。有经一卷。母曰。不知也。予即为母诵一过。母大喜曰。汝何从得此耶。诵经声亦似老和尚。
三十四年乙卯,予十岁。母督课甚严。苦之。因问母曰。读书何为。母曰做官。予曰。做何等官。母曰。从小做起。有能可至宰相。予曰。做了宰相却不何如。母曰。罢。予曰。可惜一生辛苦。到头罢了。做他何用。我想只该做箇不罢的。母曰。似你不才子。只可做个挂搭僧耳。予曰。何为挂搭僧。有甚好处。母曰。僧是佛弟子。行徧天下。自由自在。随处有供。予曰。做这箇恰好。母曰。只恐汝无此福耳。予曰。何以要福。母曰。世上做状元常有。出家做佛祖。岂常有耶。予曰。我有此福。恐汝不能舍耳。母曰。汝若有此福。我即能舍。私识之。
三十五年丙辰,予十一岁。偶见行脚僧数人。肩担瓢笠而来。予问母此何人耶。母曰。挂搭僧也。予私喜。视之。僧至。放担倚树。乃问讯化斋。母曰请坐。急烹茶。具斋饭。其恭敬。食罢。众僧起。即荷担。只手一举。母急避之。曰。勿谢。僧径去。予曰。僧何无礼。饭斋不谢。母曰。谢则无福矣。予私曰。是僧之所以高也。切念之。遂发出家之志。苦无方便路耳。
三十六年丁巳,予年十二。读书通文义。乡族咸重之。居常不乐俗。父为定亲。立止之。一日。闻京僧言。报恩西林大和尚有大德。予心即欲往从之。白父。父不听。白母。母曰。养子从其志。苐听其成就耳。乃送之。是岁。十月至寺。太师翁。一见喜曰。此儿骨气不凡。若为一俗僧。可惜也。我苐延师教读书。看其成就何如。无极大师。初开讲于寺之三藏殿。祖翁携往谒。适赵大洲在。一见喜曰。此儿当为人天师也。乃抚之问曰。汝爱做官。要作佛。予应声曰要作佛。赵公曰。此儿不可轻视。当善教之。及听讲。虽不知言何事。然心愤愤。若有知而不能达者。时雪浪恩兄。长予一岁。先一年。依大师出家。见予相视而嘻。时人以为同胞云。江南开讲佛法。自无极大师始。少年入佛法者。自雪浪始。
三十七年戊午,予十三岁。初太师祖择诸孙有学行者。俊公。为予师。先授法华经。四月成诵。
三十八年己未,予年十四。流通诸经。皆能诵。太师翁曰。此儿可教。不可误之也。遂延师能文者教之。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嗑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明朝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刚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与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2014 五台山佛教协会

晋ICP备14005504号

© 2014-2016 五台山佛教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admin@wtsfjxh.org